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蘇迪勒颱風後台大校園的倒木觀察心得 原因?改善方案?(2)


觀察地點(2)

1. 台大水工試驗所(垂榕)
2. 舟山路與生態池
3. 森林系館及其他各館周遭
4. 椰林大道

推測傾倒原因:

1. 台大水工試驗所(垂榕)
    a. 褐根病使樹勢衰弱、根系受損。
    b. 種植環境不良、狹窄淺的花台限制根系發展。
台大水工試驗所(垂榕)

2. 舟山路與生態池:
    a. 主幹斷裂(內部疑似有腐朽)
    b. 疑似有腐朽或根部病害(顏色及破損方式異常)
    c. 設施及建物限制根系發展,導致支持力不足。  

生態池周遭

舟山路-往保健中心轉角

舟山路-往保健中心轉角

3. 森林系館及其他各館周遭
    a. 鋪面及建物限制根系發展,導致支持力不足。
    b. 浮根嚴重(地磚大幅隆起),表示土壤環境不佳,透氣性不足。


森林系館及其他各館周遭(同一棵不同角度-鳳凰木)

森林系館及其他各館周遭(後方小苗圃)
4. 椰林大道
 
椰林大道新植苗木前後對比與受損處置

椰林大道(總圖前草地旁)

改善方案:

1. 台大水工試驗所(垂榕)
    a. 褐根病防治。
    b. 考慮空氣壓縮機或空氣挖掘機鬆土、換介質等不傷根系的土壤改良手段。
      [例如於樹的周圍放射狀挖溝(從樹幹呈放射狀的根分佈區域),藉由移除及替換
土壤(改良),以提高土壤通氣性,進而改善根系的生長。]
    c. 執行風險評估,並有計劃的進行整枝修剪、養分與病蟲害管理。

2. 舟山路與生態池:
    a. 執行風險評估與腐朽狀況調查。
    b. 有計劃的進行整枝修剪、養分與病蟲害管理。
    c. 斷枝情形改善及處置:
       (1. 依修剪原則將斷枝移除,並檢視整體枝條。
       (2. 改善種植地環境以增強樹勢,並規劃整枝修剪計畫。
斷枝情形改善及處置


3. 森林系館及其他各館周遭
    a. 鋪面改善、擴大植穴。
    b. 執行風險評估,並有計劃的進行整枝修剪。

4. 椰林大道
    a. 新植苗木受害:
       (1. 檢視根部及莖葉損傷情形後,可視情況進行扶正植回。
       (2. 檢討種植技術與支架 使用是否恰當。
    b. 執行風險評估與腐朽調查,並持續觀察樹勢復原情形。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蘇迪勒颱風後台大校園的倒木觀察心得 原因?改善方案?(1)

 觀察地點(1)

1.鹿鳴廣場草地(苦楝)
2.共同教室與農產品展售中心旁的小路(榕樹)

推測傾倒原因:

1.鹿鳴廣場草地(苦楝)
    a. 土壤環境不利根系發展
    b. 地上部缺乏完善的整枝修剪

2.共同教室與農產品展售中心旁的小路(榕樹)
    a. 種植地點植穴過小
    b. 水溝、道路等鋪面限制根部發展空間
    c. 土壤被踩踏壓實
    d. 多項逆境傷害累積使樹勢衰弱





改善方案:

1.鹿鳴廣場草地(苦楝)
    a. 考慮空氣壓縮機或空氣挖掘機鬆土、換介質等不傷根系的土壤改良手段。
      [例如於樹的周圍作放射狀挖溝(以樹基部為中心),藉由移除及替換
土壤(改良),提高土壤通氣性以及改善根系的生長。(需視個案作調整)]
    b. 執行風險評估,並有計劃的進行整枝修剪。

2.共同教室與農產品展售中心旁的小路(榕樹)
    a. 鋪面改善、擴大植穴
    b. 使用空氣壓縮機或空氣挖掘機鬆土、換介質等不傷根系的土壤改良手段。
    c. 執行風險評估,有計劃的進行整枝修剪、養分與病蟲害管理。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颱風過後的路樹後續處置,移除?復原?對策?

此篇為直接引用林試所和日本官方在評估這類風倒路樹及後續處置的做法與觀念,給大家參考。之後我會結合這些資料和一些觀察拍攝的照片來寫心得。

颱風過後的樹木檢查及評估概念


考慮移除樹木的理由

A.   較低的樹幹有裂痕或破損時,由於樹木有一個大的破碎的枝條和裂痕擴展到主幹,這種裂痕不容易癒合並使樹木具有風險性,樹木殘留的樹幹,之後的某個時間很可能會破壞傾倒。
B.   樹木有一個分裂的大型枝幹,請留意在分叉幹分裂地方的頂部暗褐色區,它是一種樹皮捲入的現象,樹皮捲入分叉幹()中間,有較弱的樹幹連結及非常容易破損。
C.   主要根部被切斷或損壞時,在中老年和成熟的樹木不應該被期待復原,因為主要的根部通常是切斷,使樹木不安定和不安全,這是因為大樹需要大的根部支撐樹木安定的結構。
D.   樹木傾斜且可能擊中目標時,如果傾斜樹木倒下時,很可能擊中某人、建築、電力線、在道路旁等公共設施,樹木應該被移除,當傾斜的樹木通常有破裂的主要根部時,是不安全的。
E.   殘留的樹木結構是非常容易破裂時,大樹的復原是困難的,因為其樹體結構不良時,例如分叉多樹幹,分叉枝幹及樹皮捲入。
F.   樹木的大徑枝條斷裂時,由於大直徑的分枝已斷裂,大部分樹冠的樹木損壞是更難以恢復。

考慮復原樹木的理由

A.  樹冠是落葉時,在暴風雨中失去的樹木葉子通常是沒有死,等待,次年春天,可能會產生新的枝葉,遭受鹹水淹沒的樹木和棕櫚樹往往失去葉子,灌溉經過土壤洗去鹽分,有機會使樹木復原。
B.  在耐腐朽樹種的樹木有主幹斷裂時,樹木是具有高度抵制腐朽的樹種之一,這些樹木可以恢復生機,即使有一些主要的分枝斷裂,請記住,年輕的樹木比年長的樹木更容易恢復,對於耐腐朽樹種,可以實施預防性修剪處理。
C.  耐腐朽樹種的樹冠大部分被損壞時,抵抗腐朽的樹木可能會失去他們的樹冠,但是風暴後仍然漸漸恢復生機,即使有四分之三面積的小樹枝受到暴風雨的損壞或移除,許多耐腐朽樹木可以復原。
D. 傾斜或倒下的樹木是小樹時,針對最近種植的樹木,或者有樹幹小直徑的樹木,應該要伏直或補植,如果你正在考慮大樹伏直,請尋求樹藝師的專業意見。
E.  樹木小樹枝折斷或死亡時,對於直徑小的樹枝折斷,樹木可以很容易地進行修剪,並有良好的復原機會。
F.  如何重新栽植一個小的樹木,要保持根系濕潤,挖掘孔,以適應土壤基層,切除鋸齒狀或撕裂的根部,使重新長新根系,支撐樹木,盡可能地直立,回填生育地的土壤,如果是最近種植的樹木,少量多次澆水,避免積水,當樹木是穩固時,木樁定期調整和移除。

非一成不變的準則

透過颱風過後的樹木檢查,讓我們更瞭解樹木的對暴風雨的抵抗及破壞的狀況,之後,對樹木的處理需要有可以依循的準則,在未來,在暴風雨來之前,有經驗上的樹木管理之預防措施,但是這些準則並不是沒有彈性,因為樹木可能受到不同的經營管理上或文化生態背景條件的影響,對樹木管理的準則便可以有彈性的調整,以符合及滿足栽植樹木社區的需要,可以讓當地民眾接受的意願,使人與樹木可以共榮共存。





引用文獻:
日本 国土交通省国土技術政策総合研究所(国総研)は、国総研資料 669 号「街路樹の倒伏対策の手引き」

林業試驗所 林業叢刊第238號 都市樹木風險性評估及管理參考手冊: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樹木出狀況的時候該怎麼問-重點照片篇

樹木出狀況的時候該怎麼問-重點照片篇



要請專業人員幫你線上檢視樹木狀況時,除了需要提供樹木的基本資料外,還需要以下這幾項的照片:

1. 整棵樹的完整照片:包含全部樹冠、樹幹、樹基部,可以順便帶到一些生長環境狀況的資訊就更好了(在花台、道路旁或農田裡等等)。例如從範例照片中可得知:(1)樹木種植在人行道上(2)根部附近被磚石蓋住了(3)樹冠和枝條伸展的狀況(4)有沒有枯枝、枯葉或顏色異常的狀況。

2. 樹基部的照片:就是樹幹與樹根的交界處,靠近土壤表面的地方,盡量把整個樹圍包含種植地表面土壤狀況都拍到。
檢視重點:
  (1)是否有腐朽、缺損、長香菇或有菌絲面。
  (2)是否種植過深(不能把樹基部,即是樹幹和樹根交界略為膨大的部分蓋住,會影響根部發育和呼吸)
  (3)是否有浮根或盤根(浮根表示土壤不利於根呼吸與向下延伸,所以根便往土面上生長。盤根也是類似的土壤問題,也可能是在育苗時已經有輕微盤根或種植時未將根系平鋪打開,所以往後生長時形成盤根,盤根對樹木有傷害,嚴重時將影響根基部維管系的運輸功能,形同勒住樹木的脖子)

小筆記:根的基本功能 (1)吸收(2)運輸(3)支持(4)儲藏養分等

3. 受害部位照片
  (1)明顯蟲害:如枝葉被吃掉、被鑽洞、葉片捲曲、有蟲體、卵、蟲屎等,看到蟲就拍蟲,再拍枝葉損害的狀況。
  (2)可能病害:如子實體(菇菇)、樹洞(要說明內部木材是否軟爛)、樹皮破損(要試著確認是否有空洞或腐爛的狀況,敲打出現空洞聲)、枝葉有焦枯斑點、不明圓洞、枝幹流膠等,除了將損害部分拍清楚,最好還可以在全株照片中指出受害部位的位置和範圍。
  (3)其他狀況:枝葉枯黃、樹勢衰弱。建議看看根系狀況,沿著樹幹往外側,在不破壞主根和較粗的一些根系下,挖掘並觀察細根是否發展茂密、顏色偏白、沒有腐臭味。如果不是,可以拍照讓專業人員作初步推斷,是否為排水不良引起爛根或是病害。(採樣的部分以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