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根病根部樣本外觀診斷小訣竅
1.病原體:褐根病菌(Phellinus noxius)
2.腐朽特性:白色腐朽(取食木質素,留下白色的纖維絲塊狀物)
3.特徵:(需採集到正確受害部位-被子實體包覆的根部和有菌絲面形成的根基部)
(1) 黃褐色網紋菌絲:出現在根部樹皮內面和木材組織,有時會有偏黑或有絨狀突起。
![]() |
榕樹 |
(2) 菌絲面(根部):附著在根的表皮上,有時會出現在皮層或表皮和木材組織之間。呈深褐色、黃褐色、黑褐色、黑色的平伏狀、片狀子實體。
![]() |
榕樹 |
![]() |
麵包樹-根 |
(3) 受害木材質感:由於是白腐(取食木質素,留下白色的纖維絲塊狀物),受害嚴重部位在剝除木材組織時會有纖維絲狀物的感覺,在樣本潮濕的狀態下,則是類似義美巧克力酥片的質感XD
4.參考文獻與延伸資訊
(1) 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管理手冊:
(2) 林木疫情管制策劃與防治中心-檔案下載:
(3) 香港-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褐根病指引
根基部:樹幹與根部交界處,有時會略為膨大有時則不明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